環境管理體系學習之環境因素識別
4月中旬,集團公司辦公室組織各單位管理人員約90余人在新辦公樓三樓會議室進行為期三天的“2015版QES三體系標準”培訓。通過培訓,環保處結合辦公室對環境管理體系相關知識進行梳理總結,現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學習。
環境管理體系中環境因素識別,主要有兩大類內容:
一、污染類環境因素
(一)污水排放:涉及所有生產污水排放過程、活動和場所,其環境影響是“污染水體”。
(二)粉塵排放:涉及所有產生粉塵排放的過程、活動和場所,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大氣”。
(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涉及所有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排放過程、活動和場所,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大氣”。
(四)煙氣排放:涉及食堂作業、垃圾焚燒等過程、活動和場所,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大氣”。
(五)噪聲排放:涉及所有產生較大噪聲的過程、活動和場所,其環境影響是“人體健康”。
(六)固體廢物排放:涉及所有產生固體廢物排放過程、活動和場所。一般固體廢物排放,環境影響是“影響環境衛生”;危險固體廢物排放,環境影響是“污染土壤”和“污染水體”,放射性物質是“影響人體健康”。
(七)液態危險廢物排放:包括有機溶劑廢物、廢礦物油(如廢機油、液壓油、真空泵油、煤油、潤滑油、冷卻油)、廢油漆等,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土壤”和“污染水體”。
(八)化學危險品、油品泄露和遺灑:包括化學危險品、油品在儲存、使用過程中發生泄露、遺灑現象造成環境污染,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土壤”、“污染水體”和“影響人體健康”。
(九)火災、爆炸:涉及所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儲存、使用和易發生火災的場所,其環境影響是“污染大氣”。
(十)光污染:涉及所有強光的焊接、氣割、夜間施工亮度照明等,其環境影響是“影響人體健康”。
二、消耗類環境因素
(一)能源使用:主要指電的消耗和節省,包括各類用電設備、辦公和生活用電等。
(二)原材料、資源使用:包括各類原材料、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