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文化
風吹靈山,雨灑清明,伴隨著農歷二月肆意的春風,一年一度的靈山廟會又到了。回到家,看到后坡上那一個個攤位以及會場上傳來的特有的嘈雜聲音,真有一種過節的氣氛,村子里也比平時熱鬧了許多。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隨時可以在商店、超市等地方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本想廟會應該沒有多少人會來,但看到的廟會仍是人頭攢動、車水馬龍,想想也是很奇怪。
隨著自己人生閱歷的增多,我能感受到現在的人們趕集不再單純的是為了物品或錢財,而是在體味這種古老的文化,感受熱鬧的氣氛。老人們早早的來到戲臺前,占據有利地勢等待好戲開場;中年人因為自己的責任而拼命工作,不過該減壓的時候,也不能虧待自己,來廟會湊湊熱鬧,捧捧場,既滿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又能全家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來來往往人流中總有意外見到久違老朋友的驚喜,見了面打聲招呼,來句問候,嘮嘮家常,感情也在此過程中加深了。村子里也比平時熱鬧了很多,有趁著節日邀請親戚們來家里聚聚的,有兒女回來看望老人的,借著節日的機會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家家戶戶也是熱鬧紛繁。
廟會是我們國家一種特有的傳統文化,時代賦予了它更深更廣的含義。這種文化不但是人們廣為接受的,也是不可失去的,是我們民族的文化遺產,它集中包含著民間社會異常豐富的感情和信仰,我們要不斷傳承和弘揚這種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