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丹心映黨旗 ——記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盧一明
7月1日早上7時許,萬洋冶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思禮鎮思禮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盧一明,就步履匆匆來到辦公室。他翻開工作日志,認真查看當天的活動安排:7:40,參加鎮里舉行的“升國旗 頌黨恩 強信念”主題活動;9:18,舉行萬洋肥業三期項目順利投產儀式;10:00,走訪慰問老黨員;10:30,接受濟源媒體記者采訪……“這是今天上午的幾項工作。我現在去參加鎮里的活動,你按照這個把工作安排好……”盧一明向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盧李明交代。
20年來,盧一明秉承“不貪、學憨、敬業”的人生信條,堅持“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員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讓萬洋這艘航船始終在黨的光輝旗幟下破浪前行。
“一門心思跟黨走”——信仰指引方向
“萬洋這些年的發展,最大的法寶就是聽黨話跟黨走;沒有黨的正確領導,沒有黨的好政策,就不會有萬洋的今天。”在慶祝萬洋集團成立20周年大會上,盧一明動情地說。
早在1995年,時任思禮村黨支部書記的盧一明帶領9名村民集資創辦工廠,拉開了萬洋的發展序幕。建廠之初,盧一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黨小組,并組織大家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目前,萬洋集團已發展到4000余名職工,有140余名黨員、8個黨支部、11個黨小組。隨著黨組織不斷健全、黨員人數不斷增多,公司也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產值由1995年的60萬元到2015年的121億元,稅金由1995年的1萬元到2015年的1.4億元。
從淘汰燒結鍋、燒結機等落后工藝,到成立集團公司、推進股份制改革、發展循環經濟,萬洋一路披荊斬棘、破浪前行。特別是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有色金屬行業市場持續低迷的不利局面,盧一明帶領萬洋集團黨委一班人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上不斷邁出新步伐。萬洋肥業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成國軍介紹,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把黨建工作放在首位。每一個分廠,每一個車間,都成立了黨支部、黨小組,都有黨員骨干力量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一名黨員一面旗”——榜樣凝聚力量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盧一明經常用這句話激勵黨員干部,并帶頭踐行。建廠之初,面對缺技術、缺設備、缺人才的重重困難,他提出“先當好工人,再當好干部”的口號,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銷售人員走南闖北找市場,與工人一起奮戰在生產一線。
盧一明經常組織黨員職工開展黨內生活,講政治、講黨性、揚正氣、樹新風。在萬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制”等崗位實踐活動深入到生產車間、施工現場,真正把黨組織建到了生產線上。萬洋集團二分廠廠長房紅俊介紹,公司黨委委員和經理同等待遇、交叉任職,有5名黨員擔任公司分廠廠長,20名黨員任分廠副廠長或技術骨干,更多的黨員走上車間主任、班組長崗位。盧一明堅持黨企共建共管、黨員職工“雙向培養”,把政治素質好、懂經營、會管理的技術骨干和優秀員工發展為黨員,形成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很多人對盧一明的評價是,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作為一家產值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董事長,他個人的股份僅占1.2%,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說:“當初帶著鄉親們辦企業,就是為了大家共同富裕嘛。”
“一根紅線牽兩頭”——黨心連著民心
“興企富民、造福家鄉”是盧一明堅持的辦企宗旨,已經成為萬洋的企業精神和文化內涵。他總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有責任帶領群眾共同富裕。”在公司擴股時,盧一明毅然決定,原有股東一律不再擴股,最大限度吸納村民入股,家庭困難的由企業向信用社擔保貸款,掙錢了給群眾分紅,虧損了由公司承擔。
說起盧一明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村民們如數家珍。退休干部盧戰魁告訴記者,萬洋提供了4000多個就業崗位,解決了周邊幾個村的青年人就業問題。專門成立了農機站和農業服務隊,投資300萬元,購置了20余輛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各種農機具,培訓了幾十名農機手,無償為周邊幾個村的群眾提供犁、耙、種、收全方位服務。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了功能齊全的村級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硬化、綠化、亮化了村、鎮道路,為周邊村農戶架設了自來水,建設了設施一流的現代化學校、環境幽雅的鎮中心幼兒園,每年拿出近百萬元來獎勵教師、資助學生。
采訪中,萬洋冶煉(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長期堅持資助貧困家庭和貧困學生,積極開展“關愛農民工”“千企幫千村”活動。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抗震救災活動,向災區群眾捐款捐物。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盧一明正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執著信念,用心血和汗水、智慧和膽魄、實干和摯情,踐行著萬洋冶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和思禮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光榮職責。(轉自《濟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