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革搞創新 節能減耗降成本――武山新能源步入改革創新之路
近段時期,由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所限和環保大氣候的影響,鉛酸蓄電池行業受阻,鉛價頻繁波動,市場行情及銷售一度疲軟。而生產廠家之多,品牌林立,市場競爭也因此而顯得尤為激烈。武山新能源公司這個初露鋒芒的年輕企業同那些涉世已久的老牌企業一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和較量。
認準航向,穩把航舵
武山新能源這艘剛剛駛入大海的艦船面臨著擱淺拋錨和破浪前行的決定性選擇,在特殊形勢下,新任董事長成國軍持危扶顛、力挽狂瀾,經多方走訪和認真考察后,按照集團公司工作布署,積極組織設備、技術、生產、品質等部門多次召開“諸葛會議”,研究探討公司目前發展規劃方案。將“以技術創新、設備改進為手段,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搞好節能減耗降低成本,促進公司在特殊形勢下健康運營,在激烈的競爭中平穩發展”作為當前工作重點。成國軍在會上強調指岀:“我們武山新能源還年輕,‘萬洋’電池還年輕,與同行業那些根深蒂固的老品牌大企業相比,我們的勢力還較為單薄,生產技術、營銷經驗和銷售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局限,要想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在嚴峻的形勢下搏擊,就必須提高思想意識,心存危機感,有夾縫生存精神毅力,搞好技術創新、設備改進,憑借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沖破層層牢籠,跨越道道欄檻,打贏這場戰役,實現真正意義的跨越發展。”
舉措得當,成效顯著
按照董事長成國軍的要求,各部門以節能環保創新整改為主體,利用每周生產例會,根據各生產車間實際情況進行認真探討、研究、論證,制定出具體方案。8至9月份,由技術部牽頭、設備部掛帥、生產部安排施工,一場緊張有序的工藝創新、設備改進工作在公司各個車間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截至10月初,全公司創新整改項目共計十多項,其中有許多項目成效顯著值得一提。具體如下:
(1)廢掛條回用項目。在生產一部鑄板車間,通過采取對溫度等工藝調控、副料比例搭配等手段措施,將原來當成廢料需運送總廠回煉的舊掛條入爐利用,經多次生產試驗,克服原來加入廢掛條后板柵岀現氣孔、斷筋等現象,在未影響板柵質量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板柵的生產成本。
(2)固化室和固化架改造。在生產一部涂板車間,通過對固化工藝調整和固化結構改造,節約了水、電、蒸汽和固化時間,此項目的完成,節約了成本5%。與此同時,已完成對固化架的改造試驗,此項目完成后能將原來一個房裝25000片極板的容量增加到55000片,使設備得到充分利用,可節約固化成本50%。
(3)組裝線鑄焊及燒焊改造。在生產二部組裝線上,原來自動線鑄焊和手工線燒焊使用鉛錫合金分別為4%和2%。技術部與生產二部經過不斷探索與試驗,通過對自動線鑄焊、手工線燒焊工藝和設備改造,成功將鉛錫合金改為現在的0.8%以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各種型號規格電池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00F100AH和120AH電池,按8月份合金價計算,每只電池降低成本5元以上。
(4)組裝車間干燥窯改造。生產二部技工盧超通過摸索研究、技術革新,對原來生產程序合理調整,對自動和手工線干燥窯進行改造,將原來窯內放置的電池數量增加了1倍,從而提高了15%的工作效率,同時又解決了長期存在的設備不匹配的難題。
(5)浴池和冷卻水設備改造。職工浴池原來是采用蒸汽加熱方式,損耗大、費用高,每天費用近1000元,冬季更是成倍上漲。目前,通過改用空氣能水源加熱泵,利用空壓機余熱將水加熱原理供應熱水,減輕了鍋爐工作量,節約了天燃氣用量,將費用開支降至百元以下,節能達90%。另外,生產所用循環冷卻水泵設備,整改后也從原來30KW改為2臺5.5KW電機,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每天節約近60%電費。
(6)雨水收集利用。眾所周知,電池生產企業用水量較大,原來正常生產每天需要使用300噸井水。通過改進設施,利用在雨季收集雨水供生產使用措施,改變了現狀。投用后每天只需50噸井水就足以保證正常生產,可節約80%的井水日使用量。
創新之路,永無止境
多項創新改革為公司節能減耗和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公司的健康運營和穩步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創新之路永無止境”,技術部總工程師全永豐介紹說:“目前,公司還有多項改造項目正在探討、研究、試驗和實施階段,其中一是在涂板車間通過設備改進進行廢鉛膏回收利用項目,將改變以往大量鉛膏流失變廢的狀況,再次降低極板生產成本;二是通過研發工藝配方,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大密電池重量減輕,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電池成本。這兩個改進項目已經論證并初定方案,于10月份進行試驗,不久將投入使用”。
我們相信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武山新能源公司董事長成國軍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積極努力和默契配合下,武山新能源的創新之路會越走越寬廣,并將以各項改革成果為契機,逐步把“萬洋”牌蓄電池打造成硬牌產品,并作強作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