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記憶
時間順著秋天的痕跡漫上腳背,潮水翻涌高漲,所謂的歲月就這樣一點點被淹沒。一場秋雨過后,天氣漸漸變涼,我最喜歡秋天,秋天的美好勾起我的回憶。
想起秋天,會想到兒時的農家小院,院子很大,進門一棵棗樹,一棵石榴樹是整個庭院的最好點綴。棗樹豐收時,滿樹的棗,紅紅的棗,那樣甘甜,那樣清脆。一個個大石榴裂開了口子,像極了咧嘴而笑的老太太,那晶瑩剔透的石榴籽把我這個饞貓的舌頭都吃變了色。哥哥姐姐總把最大的留給我,我會坐在門前的石蹲上,一邊炫耀著,一邊招呼著巷子里的小伙伴,把衣兜里的紅棗分給他們吃。記憶里童年的我人緣特好。
想起秋天,也會想起童年,那時總喜歡坐在爺爺的平車上,跟著家人去地里玩,“甜草根”、“小酸棗”都是當年我們的“美味零食”。小伙伴也會爬上柿樹給我們摘柿子吃,那種甜到心脾的感覺總留在我的記憶里。我們還會把紅薯秧掰成一節一節,中間要連著皮不能斷,連成串掛在耳朵上,或把花生殼咬個小口夾在耳朵上,那個年代的小女孩,挺喜歡臭美!
想起秋天,不能不說秋夜,小時候,家里沒有電視,吃過晚飯,我們一群孩子們就在沒有路燈的夜空下,借著月光,玩起了“捉迷藏”、“砍大刀”游戲,整個巷子里都蕩漾著我們的笑聲、打鬧聲……后來,村子里有臺黑白電視機,記憶中就在村中間大街上,每天晚上都各自拿上自家的小板凳,像看電影似的,別提多享受啦!兒時的我們除了看天上繁星也喜歡在秋夜豎起耳朵傾聽,池塘邊哇哇的青蛙鳥叫和墻角瑟瑟的蛐蛐聲,會感到秋意濃濃。
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離家到蘇州上班,正逢十一、中秋“雙節”,思鄉之情尤甚。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想家想得流淚,一個人站在陽臺上,望著家的方向,想念村子里那條清澈的“小沙河”,想念兒時春游老師總帶我們爬的萬羊山,想起一直疼我的哥嫂、姐姐,想念爺爺、爸爸、媽媽,我怕他們漸漸老去,多么希望時光在某個瞬間永駐。
時過境遷,如今,又是秋天,正值公司環保設施擴建項目如火如荼的進行,各分廠都是一邊忙生產一邊忙擴建。在我們廠更是大范圍的擴建:老硫酸的酸水綜合處理、脫硝,電霧擴大工程;新硫酸的建立,還原爐、煙化爐煙氣脫硫項目的建成;氧站的恢復,料場搭建大棚……公司領導的英明決策,生產一線的嚴格執行,環保設施的到位,推進了公司的發展。這個秋天可以說是碩果累累,萬洋人深有體會。
我也在收獲著金色的秋天,按照董事長指示精神積極投入到擴建宣傳工作中,奔走在擴建一線,認真聆聽李偉廠長講各設備的工藝流程,聽擴建中一個個無私奉獻的萬洋人書寫的萬洋樂章,采訪了各擴建負責人,用筆、用心傳遞著身邊的正能量……
作為生產一線的普通員工,我眼里的秋天沒有作家峻青《秋色賦》里描繪得那樣盎然,也沒有古代散文家歐陽修《秋聲賦》里寫得那樣蕭索,只是常被一些兒時的記憶填滿。看著美麗鄉村大思禮,目睹公司穩定和諧發展的過程,感受各分廠環保設施建設的成果,心里總會溢著溫暖。